作为襄阳经济发展主支撑、创新主引擎、改革主阵地、开放主窗口,近年来襄阳高新区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作为提升经济发展新动能,着力探索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研协作机制,大力优化创新创业服务,加快打造引领科学技术创新的新兴起的产业育成地。
“襄阳对我们的支持很大,我们一定要充分的发挥学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条件优势,为襄阳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湖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武明虎介绍,襄阳科技城二期为研究院提供了一栋1.2万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并每年给予1000万元的经费支持。
为吸引更多科研院所落地,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近年来,襄阳高新区采取“政府引进共建、企业合作共赢”模式,把引进“大院大所”作为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一招”,大手笔为“大院大所”配置资源,提供优惠政策。
在襄阳高新区强有力政策支持的吸引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多所高校迅速落户高新区,建立起了产业研究院、研究生院、技术转移中心等科研平台和机构,为企业组织科学技术创新提供了“定制服务”。
依托“大院大所”科研技术和专家人才优势,襄阳市有效解决了企业在科学技术创新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吸引了更多人才在襄阳就业和创业,为襄阳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建设现代化强市打造了坚实后盾。
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是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动力源泉。作为襄阳区创新平台建设布局中核心的“一城”,襄阳科技城于2012年启动规划设计,担负着聚集高品质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初创企业孵化、加速等重要职能,承载着襄阳创新驱动发展的梦想,是高新区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襄阳科技城,我们完成了巨型桨式搅拌器、高含固率固态进料器及高效固液分离机三大核心设备的研发工作,打破了外国企业对该领域的垄断。”湖北绿鑫生物质能装备有限公司负责的人介绍,于2018年入驻襄阳科技城后,公司联合德国南德生物质燃气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德国科氏生物质燃气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建成高端生物质能装备研发及制造中心,取得了27项专利。
以襄阳科技城提供的创新平台为基础,襄阳高新区陆续建设各类专业化创新创业支持平台350余家、科技金融服务机构120家;培养、引进各类人才5.6万人,其中院士9人,培育各类创新型企业超过700家,为培育创新主体、开展特色产业重大科学技术攻关、培养高技术人才、搭建科学技术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襄阳高新区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深化“先建后验”改革,建立“一事一议”制度,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通过双向沟通为高校机构和企业解决落地中遇到的困难,为科研院所落地、企业项目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是襄阳的诚意打动了我们。”北航襄阳航空研究院院长吕明云说,襄阳高新区的“交钥匙工程”为研究院提供了场地支持,免除了土地租金、物业费和土地使用费等费用。目前,襄阳航空研究院已拥有4个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小组成员中有12名教授、33名硕士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
研究院所顺利落地后,配套服务也紧紧跟上。下一步,襄阳科技城将在开通了专线通勤公交的基础上,继续建设蓝白领公寓作为襄阳科技城二期人才生活区。
此外,园区将帮企业申报隆中人才支持计划、高新区“四化”转型改造项目等各类政策,落实园区企业房租、装修、设备、运营等各类补贴政策,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